FDA使用拉曼光谱对假冒和未知药品进行颗粒分析。
近期,浙江象山的市场监管局破获一起“痛风特效药”的售假案件。售假商贩利用了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,打着“特效药”的噱头,通过各种渠道大肆售卖假药。
药品造假令人深恶痛绝,但总有不法商人愿为售假的高额利润铤而走险,并且药品造假的手非常隐蔽,造假的品种更加尖端,假药向大品牌、高效益的趋势发展。普通人难以辨别,甚至各类打假博主也需要通过正规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。
假药的危害不必多说,杜绝药品造假的工作也已迫在眉睫。随着检测仪器的不断普及,假药鉴定也愈加便捷。那么,哪些药品容易成为造假者的目标?科研人员和有关部门又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应对?本文将带大家一窥究竟。
马克·威特科夫斯基是一名从事药品检测工作的研究人员,如今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担任分析师,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拉曼光谱,检测食物、药物和膳食补充剂,以确认其是否造假。
他表示,造假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,往往会选那些昂贵且常见的药品为目标,如生活类药物中的伟哥、立普妥等;治疗类药物中控制血压的海捷亚、流感疫苗达菲、血液稀释剂波立维等等。
近年来全球刮起一阵健身热,各种膳食补充剂也成为热销产品,掺假冒充现象随之而来。据威特科夫斯基介绍,很多膳食补充剂生产商声称自己的产品纯天然,且具有减肥或者治疗勃起障碍等等功效,但检测结果表明,这些产品的成分五花八门,其功效更是无从可知。
读到这里,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些药品造假方式,问题是药物造假为何屡禁不止?一个重要原因还是造假者总能以假乱真,不用说消费者,甚至专门从事药品研发与鉴定的人员也很难辨别。幸运的是,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能够练就“火眼金睛”,去看穿那些“妖魔鬼怪”。
在美国,药监局主要通过刑事调查部门和追踪检测部门的配合,来完成对“潜在假药”的检测。先由调查部门提供假冒或掺假药物的样本,接着再由检测部门对获取的样本进行成分分析。一旦检测成分有假,调查部门便会进一步实施勘察抓捕行动。
检测部门使用的分析手段便是拉曼光谱,它是一种指纹型的分析方法,因为不同物质的拉曼谱图都不相同。根据这一特点,研究人员能够通过获取的图谱,和“赝品”成分进行匹配,从而得到假药的原料配方。最后再与“正品”配方进行对比,便能知道其是否造假以及如何造假的。
为什么选择拉曼光谱而不是别的检测手段呢?因为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型的分析检测技术,检测后样品仍能完整保存,以便后续作为证据。更重要的是,当待检测样品非常小时,普通红外光谱无法分析,拉曼光谱却可以。
我们已经知道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拉曼光谱进行药品鉴定,具体是如何进行的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~
目前,美国药监局常用的仪器是 HORIBALabRAM IR2 显微拉曼光谱仪(现已升级为 HORIBA LabRAM Odyssey 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)和XploRA PLUS 智能型全自动拉曼光谱仪。
就这样,当这一系列分析结果及报告呈于法庭之上,就成为拿下造假者的重要证据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在痛恨造假者的同时,也松了一口气。拉曼光谱就像一双“火眼金睛”,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真假,将造假者置于法网之中。当然,这还要得益于科学仪器的不断改进和革新,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便捷的检测手段,更为我们的生活及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线。希望有更多更高级的科学仪器问世,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,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、美好!
如您有任何疑问,请在此留下详细需求信息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