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找到我们
Doo-Young Kim博士,肯塔基大学化学系副教授
IDC数据显示:2022年,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达283万部,市场渗透率仅1.2%;其中,华为以约144万部占比超过50%,也是唯一销量破百万的国产折叠屏厂商;小米折叠屏手机年出货量仅有约19万部,荣耀折叠屏手机年出货量仅有约14万部。以消费电子行业年出货1000万部的准入门槛来看,作为新形态产品的折叠屏,依然是一个冷门产品。而消费者不认可折叠屏手机最大原因,是因为售价过于高昂。折叠屏手机要成为主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影响折叠屏手机的制作成本中,除了适配折叠屏的软件研发成本外,制作显示屏原料成本也是一大影响因素。常见的显示屏主要利用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,使用较为昂贵的硅制造,且需要相当复杂的优化过程。那么能否有一种造价较低且性能优良的材料来代替昂贵的硅呢?这就不得不提今日的话题主角——碳量子点。
碳量子点是由碳原子组成的结构丰富的纳米颗粒。由于只有纳米尺寸,碳量子点具有量子限域效应,经过恰当的表面修饰,它可以发射出强烈的、颜色可调节(从紫外光到红光)的荧光。独特的光学性质可以使碳量子点应用于细胞成像、光电、太阳能电池、催化等诸多领域。其可贵之处在于,科学家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制造碳量子点, 如块状炭、碳水化合物、生物质等,且碳量子点的制造成本很低。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利用碳量子点作为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s)的发光组件。
基于OLEDs制备的显示屏柔韧性好可弯曲,且相较于LED屏幕更为轻薄、清晰、亮度高色彩鲜艳,且发光效率也更高。市面上常见的曲面电视就是OLED显示屏的应用案例。
可以想见,将这种OLEDs制备的显示屏应用于手机屏制作,降低手机生产成本,或许会为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拓展带来新契机。
利用碳量子点制备OLEDs虽然有种种优势,但其耐久性及对环境的敏感性一直是一个障碍。这也是肯塔基大学化学系副教授金斗允(Doo-Young Kim)博士的主要研究工作。
金斗允博士研究实验室中的 FluoroMax-C单元
为克服这些技术难点,金博士选择先从基础研究做起,使用HORIBA FluoroMax荧光光谱仪的扩展版来研究碳量子点。利用FluoroMax+荧光光谱仪测定碳量子点超宽光谱范围内(从可见到近红外)的稳态荧光强度,并通过测定绝对量子产率来准确测定其荧光效率。另外,FluoroMax荧光光谱仪的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 (TCSPC) 单元可以测量碳量子点的时间分辨荧光寿命。
金博士通过分析这些检测结果,研究碳量子点的结构对其功能和特性的影响,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改变碳量子点的结构和尺寸来解决OLED显示屏的耐久性和对环境敏感性问题。
作为一种显示技术,OLED早已进入商业应用,如POS机、复印机、ATM机、车站和机场等场所的广告投放屏等。三星、LG、飞利浦等企业设备已经在使用OLED,但他们依然在继续寻找性能更好、成本更低的OLED制备新材料。
金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非常乐观地认为,在不久的将来,基于碳量子点的可折叠OLED显示屏将会上市,它们更耐用、更美观、色彩也更明亮。
让我们也一起小小期待一下吧。
如您有任何疑问,请在此留下详细需求信息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* 这些字段为必填项。